目前我省直播棉和移栽棉分别处于蕾期和花铃期,近期通过对荆州、黄冈、孝感、黄石等地棉花主产区苗情调查,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棉田棉苗瘦弱、整齐度差、僵而不发等现象。特别是对于花铃期的棉株,是需水关键时期,高温干旱会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并造成棉花纤维变短,棉花产量品质大幅下降。为科学应对高温干旱不利天气,现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一、直播棉田管措施
(一)及时中耕破板结。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特别是在雨后进行中耕可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深度以 10cm-15cm为宜。
(二)喷施叶面肥。喷施营养型和生物型叶面肥,可补充棉花的营养成分,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在棉花现蕾期喷施硼肥2-3次,可减少落蕾落铃。建议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喷药,避免高温时段施用造成叶片灼伤。
(三)分类化控促平衡。对营养生长过旺的棉田,使用缩节胺等及时化控,减少水分消耗。对受干旱影响严重的瘦弱棉田,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增强棉花的抗逆性,促进棉花生长。
(四)做好病虫害防治。干旱条件下,棉花的抗逆性减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定期检查棉株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特别注意防治盲蝽象、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在干旱环境下红蜘蛛、蚜虫繁殖速度加快,危害加重。现阶段盲蝽象的危害较大,主要危害棉株顶芽、幼叶、花蕾和幼铃,比较难防,易迁飞型害虫,早晚活动,喷药以傍晚时为佳,最好对棉株行进行“来回拉网式”喷药,以防止成虫串飞,在发生盛期,注意连续防治,每7-l0天防治1次。
(五)及时做好田间除草。封闭除草效果差的直播棉田,苗蕾期草害较重,采用中耕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化学除草要在无风或微风且喷头配备安全防护罩条件下定向喷雾,防止药液喷到棉株产生药害。
二、移栽棉田管措施
目前我省移栽棉处于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生长最旺盛时期,肥水需要量大。需水量占全生育的45-65%,肥料必须在水的配合下才能发挥作用,无水等于无肥。
(一)及时灌溉。结合天气和苗情,灵活掌握灌溉时间,连续7天不下雨,棉株顶部3-4片叶中午出现萎蔫,叶片变厚,呈暗绿色,直至下午3-4时仍不能恢复正常状态,此时已表现出缺水状态,需及时灌溉。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式,一般地块灌溉量每亩50-60 m3/次,沙土保水力较差,可分2-3次灌溉,最好在早、晚进行。
(二)叶面喷水。在干旱严重、灌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叶面喷水的方法,为棉花补充水分。叶面喷水可以降低叶片温度,缓解干旱对棉花的影响。但叶面喷水要注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造成叶片灼伤。
(三)中耕培土。灌溉后尚未封行的棉田可进行浅中耕培土。浅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松土增大水的渗透量,还可改善土壤通透性和肥水供应状况,促进棉株根系发育。中耕培土还可清除杂草,增强棉花抗倒伏性。
(四)科学施肥调控。花铃期是棉花需肥的高峰期,高温干旱期间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肥水失调导致早衰。对沟灌棉田,追施尿素10 kg/亩,磷酸二铵5kg-8kg/亩。对缺钾症状明显的棉田,需补施钾肥。持续干旱易引发棉花缺硼,当田间棉花叶柄环带率较高、果枝发育不够健壮、蕾铃脱落率高于常年10%以上时,显示出严重缺硼,应及时喷施速乐硼等高含量硼肥。
三、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一)补施桃肥。8月上旬后根据棉花长势补施桃肥,俗称“盖顶肥”,每亩施尿素10kg。对于出现早衰的棉田,棉株根系吸收能力不足,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液,每周1次,连喷3-4次。
(二)加强病虫防治。高温干旱会加速虫害蔓延,后期要加强对烟粉虱的防治。设施蔬菜密集的地方更易发生烟粉虱,需加强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早晨温度较低时烟粉虱活跃性低,迁飞能力较弱,是防治烟粉虱的适宜时间。用药时重点喷施叶背面,喷匀喷透。当发现烟粉虱危害严重时,使用噻虫异丙威+吡蚜酮,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推迟打顶时间。对受干旱影响的棉田,根据棉花长势适当推迟人工打顶时间或减少化学封顶药剂用量,延长棉株的生长时间,可增加果枝台数和亩成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