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荆州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在荆州市李埠镇杨井村组织开展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蔬菜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观摩会。现场展示了高温闷棚处理对后茬早春黄瓜田间表现、产量、病害及草害对比效果,介绍了应用盾壳霉孢子粉防治莴笋菌核病技术要点,反响热烈。
自2017年以来,荆州农业科学院在荆州李埠镇蔬菜核心基地实施湖北省蔬菜减肥减药、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蔬菜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和荆州市“菜篮子”等项目,针对当地蔬菜产业突出问题,开展蔬菜减肥减药、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提升显著。一是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设施早春黄瓜亩化学肥料减施30%,亩平增产5.6%、节本增收579元;大棚莴笋化肥减施26%,亩平增产17.2%、节本增收365元;引进盾壳霉孢子粉制剂防治莴笋菌核病,亩平增产9.2%,节本增收846元,重茬田块菌核病死株率降低7成以上。二是高温闷棚技术。经闷棚处理,秋冬莴笋霜霉病株病叶率普遍低于5%,未经闷棚田块病叶率达到30%以上,化学农药减施15-25%,亩增产29.1%~34.4%,李埠镇蔬菜高温闷棚技术应用覆盖率由2018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9年的60%以上。
科学精准的技术指导、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看得见的节本增收效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荆州农业科学院通过集中开展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强化科技培训推广服务,在全市范围累计示范面积达2000亩、辐射带动超过10万亩。科技支撑对荆州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脱贫作用明显。